武漢肺炎個案在港出現開始,醫管局約一成員工曾以罷工形式爭取封關,惜最後不了了之,而於二月至七月期間,根據醫護人員稱,醫管局並未有積極加強醫護人員保護措施,亦不見有人手調整及人流安排等,直到之後有近30萬豁免人士入境後,香港再爆發「第三波」疫情,令醫護上下疲於奔命,同時亦人心惶惶。醫護組織直言醫管局根本是「坐以待斃」,莫視員工憂慮,以下其中四項為本次抗議議題:
一﹑無視中國「核酸檢測隊」豁免註冊
於本年8月8日,香港政府刊憲豁免中國衛健委所安排的檢測人員註冊,醫管居對此竟毫無阻撓或發聲,明顯是妄顧香港醫療體系聲譽,在之前政府一直對外宣稱因本地醫務化驗師人手不足,而實情一直是因為硬件配套不足所致,且在引入國內「專材」之前,原先半年前醫管局高層有提及不少私營醫護願前往公立醫院協助,但至今未見有任何相關安排,業界一直有聲音質疑是否因為政治因素才刻意營造一個「香港醫護人手不足」的假象。
二﹑推卸院內及同事感染個案的責任
上月起多間醫院出現感染群組,其中一個原因為病毒測試呈陰性而帶病徵者會馬上轉到普通病房,有部分及後再測試終確診,此舉甚至間接令廣華醫院兩名病人死亡。另外在疫情間亦有至少十七名醫護人員確診,但醫管局至今未承認任何一宗確診個案跟醫院工作有關。醫院本身是高危地方,每日需要接觸數以百計病人,每次有員工感染,醫管局只對外宣稱為「家庭感染群組」或「社區感染」,並指出「工作期間有穿著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」來宣稱自己已盡僱主責任,令不少醫護人員失望。
三﹑惡意剝削前線員工津貼
醫管局雖有特別撥出津貼金額予前線員工,但手段惡劣令無數醫護無法取得津貼。醫管局人力資源部表示要獲津貼需要在高危風險區工作「至少連續2星期」,然事實上不少上司在安排工作事,甚少會讓同事在高風險區連續工作兩星期,所謂津貼不過是畫餅充飢。津貼對醫護人員而言十分重要,因為醫管局並未完善安排好前線醫護住宿問題,很多前線工作者為免影響家人,多數會暫搬酒店住,如今努力付出甚至勳牲安危,卻換來冷氣人事部加頭減尾剋扣津貼,令人氣憤。
四﹑「home office」安排形同虛設
盡管醫管局7月宣佈非臨床員工可在家工作,但礙於人手調配及資訊科技問題,即部分主管以「未能量化員工工作」為由,以及醫管局根本未開發好配套予員工在家工,於是拒絕安排員工home office。事實上主管尚可以分組上班形式減輕交叉減染機會,而非一刀切指不可在家工作,總括而言醫管局目前正處於行政混亂的狀況,上有政策而對下無效,只會令員工失去信心。
工會表示,若醫管局保持現狀,跟政府同一步伐,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考慮長遠方針,只會令瞬息萬變的疫情擊垮醫療系統,以及收窄香港居民的自由。工會亦指出對政府及建制派借機推政治任務之舉反感,例如推「港版健康碼」根本無助堵塞疫症的源頭。在此工會強調如果醫管局堅持「與民對立」,管理層將會跟香港政府一樣就抗疫失敗付上同樣代價。
攝影 : 爆炸頭